武威市连日以来的降水,导致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凉州公路段辖养G569线多处路段遭遇不同程度水毁,其中西营镇五沟村K422+970-K423+000处右侧路基受到河水冲刷,半幅路面路基下部被洪水掏空,路面开裂50米,情况十分危急。凉州公路段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机械赶赴现场抢险抢修。抢险过程中一个个身披泥水的身影,一幅幅神色坚定的面容,无不展现武威公路人不畏艰难、勠力同心、“披”风“搏”雨的“铺路石”之魂。

不畏艰难 积极作为
还在其他路段进行涵洞清淤的凉州段职工李晓刚在听到路基被掏空的水毁情况以后,立即交接了手头的工作,赶赴灾毁现场。当他亲眼看到现场情况后,内心百感交集,时不时的降雨以及“咆哮”的河水,让他十分担忧灾毁会进一步蔓延。他不敢做任何耽误,迅速布设安全桶、标志牌,封闭现场,同时在封闭口对过往群众进行劝导安抚。“这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啊,我们还要等多久啊?这不是耽误时间吗!”面对群众的质疑和不理解,他从容应答,“路基损坏,我们要为你们的安全着想,我们会加班加点抢通道路,确保大家的安全通行!”。大家的疑虑逐渐在他真诚的话语中消除。
作为中共党员及退伍军人,他便是水毁抢修“战斗”中最勇毅的战士,自汛期以来,他组织调度人员机械,指挥现场作业,不知疲惫的身影牢牢坚守在水毁抢险的第一线,他早已将“责任”二字深深刻在了自己的工作准则中。

不畏艰辛 坚守岗位
近期水毁修复任务重时间紧,作为养护部部长的王永泰已经很久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了,本想利用周末半天短暂的休息时间陪孩子去趟公园,突然就接到了G569线出现水毁灾害的报告电话,他顾不上孩子的哭闹,就匆忙赶到了灾毁现场。到达现场后,他立即与单位负责人讨论确定抢修方案,投入到了处治工作中。受降水影响,河水在夜间暴涨,修筑拦水坝的那个晚上可谓“惊心动魄”。横冲直撞的洪流不断冲破刚刚堆起的拦水坝,对路基修复的工作无疑是火上浇油,现场作业人员内心都十分焦急。王永泰彻夜未眠,丝毫不敢懈怠,紧盯现场形势随时调整抢险方案,稳定工作人员情绪,积极指挥工作开展,直至拦水坝合拢。
在抢险过程中,王永泰认真严谨对现场进行勘测,前往水泥厂对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进行严格把控,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确保处治工作顺利进行。几头跑、连轴转,困极了就在养护车上小憩一阵,对此他习以为常,心里时刻惦记着的是水毁处治进度,灾情当前,如他一般奋战在一线的武威公路人,体现了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
不畏困难 砥砺前行
曾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凉州段职工田宝如同志,成为了此次水毁处治工作的“主心骨”。2020年,他曾支援陇南灾区重建,有着丰富抢险经验。论起机械操作,他是优秀的“多面手”,驾驶挖掘机、装载机,修理小型机具他样样精通。在驾驶装载机运送物料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坐上挖掘机,疏通河道,加筑拦水坝。汹涌的河水拍打着机身,降水仍在继续,作业环境十分艰难,但在他游刃有余的操作下,挖掘机如同灵活的手臂,精准而高效。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将拦水坝合拢,为后续修复工作打好了基础。

虽几近耳顺之年,田宝如同志仍饱含热情,爱岗敬业。平日里他是“无所不能”的技术标兵,熟练掌握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汽车起重机等大型器械设备的操作技能,精于机械维修;水毁发生他又是冲锋一线的“排头兵”,哪里有呼喊“老田”的声音,他就在哪里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深深影响着年轻一辈公路人,将奋勇争先、不懈奋进的公路人精神传承下去。
不畏风雨 坚定信念
入职不到一年时间的凉州段“萌新”李晓睿,还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水毁。到达现场的他深感本次处治任务责任之重,同时也是他学习锻炼的最好实战机会,便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他跟随着师傅王永泰忙碌于水毁处治的各个环节,一边学习,一边做好现场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在骤变的气温下,他不忘滞留的司乘人员,悉心关注着他们的情绪,及时送上方便食品,并耐心与司乘人员们交流沟通。尽管是第一次经历这样危急的水毁处治,年轻的他却显现出了不俗的担当,密雨中,他毫不松懈地盯着物料的运送装卸,累了就靠在一旁的石头上稍作休息,同时他也是前辈们得力的小助手,不叫苦不叫累,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任务。在他身上体现出了年轻干部“脚下沾泥,手上磨茧”的工作态度,也展现出了青年公路人们争做现代化开路先锋,砥砺奋进建设交通强国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