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凌晨四点的追光者吗?
凌晨四点,当别人还在温暖的被窝中酣睡时,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的沥青混合料生产场地却是灯火通明,恍如白昼。机器轰鸣、车辆进出,橘色的身影闪耀在星光中,这是拌合站的职工们为确保养护生产需要,加班加点忙生产的繁忙景象。

刚生产出的拌合料有着近200度的高温,装运和取样环节危险系数很高,在这艰难的工作面前,拌合站组的“战友们”从不退缩,总是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新进站的石料干燥、松散、尖利,在取样时常把脚硌得生疼,但他们谁也没有怨声载道,相反,与这些闪耀的砂砾相伴,辛苦并快乐着。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维修振动筛横梁时,他们即使折腾得灰头土脸,也没有人选择放弃,用坚韧与执着带动彼此。烈日炎炎,热浪滚滚,路面的“烧烤模式”,总会让拌合站组的“战友们”忍受双重“烤”验。但他们,永远会选择坚守岗位,默默地奋战在后场保障服务工作中,以平凡的坚守保障养护作业正常施工。
记得第一次去料场,当我爬上梯子去沥青拌合楼操作间时,眼前的场景与想象中“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本就有点恐高的我,内心又多了些踟蹰和害怕。后来,随着工作年限不断增加,我逐渐理解了公路人的精神,懂得了养护事业的意义,也明白了作为一个公路人应该肩负的责任。对于高养所沥青混合料生产场地的职工来说,确保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比、油石比等技术指标符合需求是最重要的使命,他们迎朝阳,送晚霞,铆足干劲、团结协作,对拌合楼的每一个部位都精心呵护检修保养,对每一道生产工序都严格把关,确保每天及时高效地服务前场顺利作业,有效保障油路修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他们身上,有着甘守寂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有着恪尽职守、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更有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新一代武威公路人的工匠精神。
张旭元,是一位拥有20多年工龄的老职工,不仅对各种型号的沥青拌合楼有丰富的维修经验,对现有设备的性能和“老毛病”更是烂熟于胸,我曾认为自己好学上进,算得上是一个“追光者”,但面对他这样的“战友”,我依然感觉到了自己的狭隘和渺小。这些“追光者们”,没有豪言壮语,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感动鼓舞着每一个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尽职尽责、勇于奉献的精神赢得广泛的赞誉。
伟大成于非凡,却往往源自平凡。拌合楼的“战友们”,像一群一往无前的“追光者”,他们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两路精神”;他们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让我明白什么样的人才会光芒万丈。所以我相信,无论前行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武威公路人总能披荆斩棘、不辱使命,在养护生产一线上用汗水书写不一样的人生,用奋斗拼搏不一样的辉煌。 |